認識風城‎ > ‎

水球專區

臺北市立內湖高中歡送應屆畢業生畢業洗禮

水球大戰活動簡介

一、  沿革

Ø  第一屆(民國80年)
歡送活動原以海報佈置、畢業生繞校園、在校生夾道送別為主,場面溫馨感人。會後部份學生返回教室以互丟水球自娛高中生涯結束,另方面消暑解熱。

Ø  第二屆(民國81年)
因任意丟水球易生意外,創校校長林煇體認學生需要適度發洩連串考試壓力,即與學生溝通將水球大戰移至操場舉行,並訂定遊戲規則,林校長親自主持並與畢業生同樂,在一片歡樂聲中,水球大戰成為畢業生的最愛。

Ø  第三屆(民國82年)
最有規律的一屆,學生充分配合活動進行,真正在操場展開所有活動並於活動結束後師生自動彎下腰撿汽球屑。中國時報首度報導本項活動。

Ø  第四屆(民國83年)
媒體大量報導,水球大戰成為新聞,並首度出現於海外媒體。估計有二十餘萬顆水球於瞬間溶入一千名畢業生的生活、成為畢生難忘的回憶。

Ø  第五屆(民國84年)
畢業生視此活動為榮譽,均能遵守遊戲規則,學習到尊重、自制,規模更勝以往,有線電視、各傳播媒體爭相報導。

Ø  第六屆(民國85年)
在「希望 快樂 被水扁」的巨幅海報下,陳市長應學生之邀主持本次活動,與學生熱情的吶喊聲哄成陣陣高潮。媒體記者本想捕捉絕妙鏡頭卻也丟的不亦樂乎。

Ø  第七屆(民國86年)
第二任校長葉文堂先生肯定畢業生離校水球大戰之教育意義,並敦促教務處、訓導處將活動正名為「畢業洗禮-水球大戰」擴大辦理,成為內中文化週,並首度將人文及社會學科成果展融入,更具規模。

Ø  第八屆(民國87年)
為台灣教育的生活化、民主化、多元化做「洗禮」見證,將畢業洗禮--水球大戰融入校園與教育內涵,配合內中傳統情境佈置,凸顯內湖鄉土文化和氣息,激發人親、土親、愛鄉土的群性情操。

Ø  第九屆 (民國88)
將傳統與創新融入水球洗禮與升學競賽之中,讓行之有年的畢業盛事與一路走來始終如一、且關懷市民與青年的馬英九市長共享「濕樂園」,為第九屆畢業生締造一馬當先、馬到成功的祝福與記憶。

Ø  第十屆 (民國89)
千禧---『千洗盛事』內中水球大戰-畢業洗禮,為兩千年的教育洗出---『全人教育、關懷生命、前瞻未來』的願景。並襯以『內中風采、眾所青睞』的校園情境佈置,展現公元二千年新世代的創意與活躍的生命力,為十年來的盛事,激盪出雋永的註腳。

Ø  第十一屆(民國90)
迎向二十一世紀的畢業洗禮—水球大戰襯托出「注入活力、開展契機」的主題,在教育經營目標和承傳內中校風之重責大任下,相信能為內中積蓄更豐富的文化資產,讓畢業班在有祝福、有傳統的風采下迎向人生新的挑戰。

Ø  第十二屆(民國91年)
天公不作美,全臺陷入空前限水危機。大臺北實施分區輪流供水措施,林校長信耀三度召集全體畢業生討論「替代方案」,然終究不敵「水球大戰」的魅力,而首度停辦。

Ø  第十三屆(民國92年)
持續第二年全臺缺水警訊,且爆發SARS疫情。林校長信耀二度召集全體畢業生討論「替代方案」,亦無法彌補「水球大戰」的迷人傳統而再次停辦。而畢業典禮首次改在下午室外辦理,適逢傾盆大雨直瀉,稍稍撫慰畢業生無「水球洗禮」之憾。

Ø  第十四屆(民國93年)
「等你好『九』──水時水地再出發!」主題一語道破今年水球大戰的特色。一方面睽違兩年復出的水球洗禮,也很榮幸再度邀請到臺北市長馬英九先生參與同樂;一方面描繪出今年內中人的心情與精神,象徵本校能屈能伸的強韌生命力,也期許所有內中人經過沁心活水的洗禮之後「再出發」,馳騁活躍於各大學院校。

Ø  第十五屆(民國94年)
延續去年得來不易的水球傳統,面對外界不時對水資源浪費的質疑,今年持續擴大自去年起的新傳統──水球大戰之「省水大作戰」!四月第四週全校齊心省水為維護傳統,確時做到每日省水超過25%的標準,使水球傳統更具積極教育意義,亦符合今年主題「水心所欲,攏馬A贏」象徵精神:達到多贏的局面,同時再次歡迎馬市長熱情參與,承先啟後,繼往開來。

Ø  第十六屆(民國95年)
為歡迎馬市長於任內最後一次參與,活動主題特定為「馬哥夠溼氣豪壯、大內高手中金榜」,並將省水大作戰自一週活動期延長成兩週,更加堅定表達內湖高中學生維護學校傳統同時珍惜水資源的決心!

Ø  第十七屆(民國96年)
為迎接郝市長上任,活動主題訂為:「上上郝籤,有球必in」,期待郝市長的蒞臨讓內中學子有求必應,考上好大學。並延續去年的作法,省水大作戰以兩週為期,省下較去年更多的水資源,表現出內中學子愛護水資源且團結合作的精神。

Ø  第十八屆(民國97年)
「水到渠成,好事近了」為本年度主題,活潑的內中學子將水球會場佈置成海盜風,看中的就是團結合作、努力達成夢想的精神。在四月中時,內中學子也將團結合作具體表現在省水大作戰上,今年省水大作戰為期兩週,共省了217度的水。相信在今年的指考,內中學子三年來的努力也會水到渠成,各個考上好大學。

Ø  第十九屆(民國98年)
本年度主題為「高三(山)流水,可浴(遇)可球(求)」,場地佈置則走夏天吶喊的海灘風。水球大戰的開打,交奏出內中19屆畢業生三年來最美麗動聽的樂章,感念、沐浴於友情、師恩裡,高三學生珍惜只有在內中才能「濕」身共享的難得緣分。為發揮省水的最大效益,今年將省水大作戰提早至3月初辦理,省水期間,也屢次締造創校以來當日最少用水量的紀錄,足見本校師生愛惜水資源、維護水球傳統的認真與堅持。

Ø  第二十屆(民國99年)
內湖高中水球大戰邁向第廿年。本年度主題為「好球歐麥尬」,情境佈置以海底世界、結合童話風格佈置而成。藝人郭采潔也第二度共襄盛舉。除了水球大戰當天的活動之外,結合活動前的省水大作戰活動,以及高一高二學生的誠心祝福、學校師長的關懷鼓勵,種種精采的回憶在水球大戰開打的同時,就如同五彩繽紛的水球瞬間劃空而過,揮灑高中三年的青春色彩,為學生留下最精采、最永恆的回憶。內湖高中的水球大戰,儼然成為校園活動中,結合師生同樂、情感交流、情境教育的經典傳統。

Ø  第二十一屆(民國100年)
原訂100518日於內湖高中所舉行的「潛龍出水‧球新球變」畢業洗禮—水球大戰活動,為響應政府抗旱節約政策,校內師生經民主程序討論後,共同決議暫停舉辦。

Ø  第二十二屆(民國101年)
以「水鯉躍龍門‧揮球登榜門」主題,結合「那些年,我們在內中......」的情境佈置,除提醒學生回顧感恩外,更希望學生謹記在內中三年所有師長的諄諄教誨,社團學弟妹也配合情境佈置主題,透過社團創意,給與學長姐最深刻之祝福。班聯會則持續推動省水大作戰,以「省一滴水,多一顆球」為口號,提醒全校師生為環境生態多盡一份心力,祝福第22屆的內中人,遇水則發,再創佳績!

Ø  第二十三屆(民國102年)
2013
水蛇年所帶來的豐沛降雨量,讓內中師生熱切期待的第23屆畢業洗禮「水球大戰-水漫炎夏球傳情  大奪金榜戰成名」得以如期順利舉行。而在水球活動開打前,為地球村70億朋友靜默祈福一分鐘,期勉學子學習感恩惜福,更讓活動增添教育意義!令人期待的水球洗禮時間終於到來,第一球--「丟的愈高,考的愈遠」;第二球--:「丟的愈遠,選得愈好」;緊接著是『電光石火球裂破  大獲全勝戰場空』,所有畢業生盡情拋灑、紓心解壓,充分提昇大考戰力! 活動尾聲,所有師生一起撿拾場地上的氣球碎屑,再次展現內中人的環境之愛,也願第23屆水球洗禮活動由「內懷雄心濤水破浪」開始,最後能「湖媚風城舉球稱王」,讓所有迎面而來的五彩繽紛水球,成為高三學子準備迎接的美麗未來!

Ø  第二十四屆(民國103年)

今年水球洗禮活動配合水洗風城沁炎夏 歡騰播種展新芽」的主題,由高一二學弟妹以班級為單位,精心製作20棵許願樹,以與人等身的大樹姿態,枝繁葉茂地開展在校園裡,枝葉上則黏貼著高三學長姊的升學心情與畢業感言。活動開始前,更邀請目前中華職棒史上最多勝投的投手--職棒統一獅隊球員「潘威倫」來與學生一起開球,希望在「專業投手」的指導、引領下,內中畢業生能將升學壓力化為助力,一起迎戰人生的新階段!第24屆水球活動更在統一麥香企業舉辦的「全臺十大特色高中畢業典禮」選拔活動中拔得頭籌,再為內中水球活動增添一筆輝煌戰績。

Ø  第二十五屆(民國104年)

 原訂於104522日舉辦的內中水球活動因全臺陷入缺水危機,在水球籌備會

 委員多次討論後,決議共體時艱取消辦理,但為避免本屆畢業生帶著無法參與內

 中特色活動的遺憾離開學校,內中家長會仍於104815日以「水球四起狀元

 及第,二五風城所向無敵」為主題,為本屆高三畢業生補辦水球活動,當日約500

 多位畢業生返校參與此活動,為自己的高中生活劃上完美句點!!

 

Ø  第二十六屆(民國105年)

本屆首次以「內心話」為畢業活動主題,貫串校園的情境佈置和畢業季活動。「內」字不僅象徵內中,還代表全校師生發自內心的真情傾訴,不僅承載著感恩和祝福,亦寄託對今昔與未來點點滴滴的感觸。圍繞著水球活動主標語──「內心語 風中纏綿,往昔事 水間斑斕」,畢業洗禮如火如荼地展開。此次開球儀式名為「彩漾紛飛」,由漫天飛舞的彩帶與繽紛炫目的亮片自巨型彩球中迸發而揭開序幕,活動主戰場約有10,000顆紅、黃、綠三色水球同時彩繪天際,預告內中794 位畢業生「璀璨繽紛」之人生,也鼓舞即將參加七月指考的戰士們「丟得越高,考得越好;丟得越遠,選得越好」,期盼內中學子遇水而發,迎風航向未來!

 

二、  目的

1.  讓高三學生盡情拋灑、紓心解壓,提昇迎接大考戰力!

2.  讓教職員工「溼身」與共、水乳交融,營造深濃的內中情感!

3.  讓全校展現大地之愛、迎向未來,傳承與創新都精彩!

 

三、  效果

1.  解除大考前情緒壓力,轉換成有自信、有衝力的奮鬥精神。

2.  活動結束後,師生一起彎下腰撿汽球屑,為最好的生活教育典範。

3.  一場與水的擁抱,將潛在畢業焦躁化為無形,代替的是離情依依。

4.  培養內中亦師亦友和樂的校園文化。學生說「水球大戰後,內心平靜多了、穩定多了。校長、老師我們不會讓您失望」。

5.  給觀賞的學弟妹一個好的示範,給自己一個期許:要用功升上高三,才有機會參加自己的水球大戰。

6.  來賓的鼓勵與媒體的正面報導,激發學生榮譽感與向心力。

Comments